听说你想研究巨噬细胞的M1/M2极化?
2025.03.12

巨噬细胞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类型,大部分由骨髓单核细胞分化而来。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部分,它可以直接吞噬杀伤外来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此外,还可以释放多种免疫因子激活其它适应性免疫细胞,为T细胞呈递外来抗原,通过抗原提呈参与激发适应性免疫的功能。

炎症,作为先天免疫的代表,其失控会致病,如重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甚至恶性肿瘤。造成以上疾病很大原因是巨噬细胞极化的失调。巨噬细胞是显著的可塑性细胞,可被不同局部细胞因子环境诱发极化。具有不同功能的两大巨噬细胞亚群包括经典激活或炎症(M1)和交替激活或抗炎(M2)巨噬细胞。

今天我们通过炎症的发生机制来深入了解M1/M2极化。炎症发生过程包括:炎症发生早期、炎症发生后期、炎症结束。

① 炎症发生早期(吞噬细胞:包含中性粒细胞

以及M0&M1巨噬细胞)

当组织受到外来侵袭的时候,组织里面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会被激活,这时候的巨噬细胞会分泌细胞因子,找更多的免疫细胞来消灭外来病原。首先赶过来的是中性粒细胞,会吞噬掉外来病原,其次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来消灭外来病原。但NETs无法分辨敌我,容易伤害自身组织,是炎症疾病中容易发生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中性粒细胞之后,单核细胞也会被招募到炎症区域里分化成M0巨噬细胞,接着促炎环境会使得M0继续分化成M1巨噬细胞M1一方面也可以吞噬掉外来病原,另外一方面也会分泌出大量细胞因子(如 IL-1β,IL6,TNF-α)可以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进入炎症环境来消除外来病原。

② 炎症发生后期(淋巴细胞)

到了炎症后期,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会被招募到炎症组织中来消灭外来病原。其中T细胞也可以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如IFN-γ,促进M0巨噬细胞分化成M1巨噬细胞,继续执行促进发炎的功能。

③炎症结束(M2巨噬细胞)

当外来病原在早期和后期炎症过程中被消灭掉后,组织就需要恢复原状,转变成抗发炎环境。如果初始M0巨噬细胞遇到的是抗发炎的环境,就会极化成M2巨噬细胞。让炎症组织里免疫细胞消失一个很重要的细胞就是M2巨噬细胞,它的功能与M0和M1是不大相同的。

①分泌细胞因子抑制免疫细胞来到组织中来的。

②分泌细胞因子修复组织恢复成未发炎之前的状态,如促进成纤维细胞分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的胶原蛋白修补伤口形成疤痕)。

③分泌细胞因子诱发血管生成,让组织恢复原状。

④清除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避免其伤害个体本身的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应用例子

●检测相关候选药物的药效评价:如有研究人员通过添加刺激物诱导小鼠细胞系RAW264.7向M1、M2的极化,设计不同组别加入木犀草素,检测其对M1、M2相关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得出M2相关检测指标全部上调,而M2细胞是抗炎细胞,说明木犀草素是具有抗炎活性的。

●巨噬细胞重新编程治疗策略:即使是完全极化的巨噬细胞,在转入新的微环境时也可以被重新编程。因此,将M2-型巨噬细胞平衡转变为m1型巨噬细胞的治疗策略可能会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纤维化或肿瘤生长。如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Mikala Egeblad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在Cancer Cell期刊中报道了一种通过重编程TAM杀死肿瘤细胞的新方法。

●抑制器官移植引起的炎症排斥反应:重庆医科大学赵正飞博士发现IL-34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Kupffer细胞M2极化从而抑制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生物材料引发的受损组织与器官修复和再生研究:生物材料植入引起过度的炎症反应,有可能导致材料过早被吸收、被排斥以及纤维化等。巨噬细胞在材料植入体内引发的炎症反应和调控组织再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了解巨噬细胞特征有益于深入研究其在炎症反应和组织再生中的作用。

如何诱导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极化?

 

M1和M2巨噬细胞响应多种因素,包括信号分子、生长因子、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细胞间接触物和代谢物。

赛笠基于多种标志物的表达和和细胞生物学功能特征,结合相关文献与研究目的,采用更灵活和更全面的方法来代替过分简化的M1/M2检测Marker。目前有多种刺激/分化技术,能在体外使用单核细胞诱导获得M0、M1或M2巨噬细胞。同时可提供基于流式与细胞因子的巨噬细胞药效学检测服务,为巨噬细胞相关研究的发光发热增添一臂之力!